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认识规律、尊重规律、运用规律,是做好城乡建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继续拓展城市功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之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互惠一体,成为沈阳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双驱引擎”。
推进高品质城乡建设,是助推振兴发展的新动力。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要素资源向城镇集聚、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过程,无论从供给侧还是需求角度,推进高品质城乡建设都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通过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充分释放潜能,将有效破解发展难题,活跃经济全局。同时,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的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也将为全面振兴增添新的动能。
推进高品质城乡建设,是推进产业集聚升级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推进高品质城乡建设,既可以吸引大量劳动力和要素资源向城镇聚集,促进创新活动和形成创新成果,也将确保那些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各施所能、各显身手。通过不断完善提升城乡功能,切实提高城乡社会的承载力、吸引力和辐射力,将开辟一条转方式调结构的新路。
推进高品质城乡建设,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途径。推进高品质城乡建设,既能够促进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向农村扩散、基础设施向农村拓展、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使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城乡共同繁荣,也能够进一步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不断提升综合效益,推动产业集聚和结构升级,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高品质城乡建设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已经明确,全市上下必须拿出“马上办”“钉钉子”精神,坚持精准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环境的要求,围绕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城乡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短板,拿出科学的破解之策,“里子”“面子”并重、地上地下统筹、建设管理并举,促进资源要素双向流动,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让沈阳城乡全域都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精准规划是高品质城乡建设的“骨骼”。精准规划城乡建设的“成长坐标”,科学设计,有序开发,不仅要以超前意识、发展眼光编制完善各项规划,充分考虑人口增长趋势、区域内交通衔接以及经济增长等因素,更要合理布局工业、商业和居住区,把握好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的投入产出平衡。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