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一业内人士称为“禁鲜令”的规定遭到来自光明乳业和三元乳业为代表的企业的反对,他们称,这必将对他们的市场占有产生影响。
国际上,牛奶的加工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称为“巴氏杀菌法”,巴氏杀菌乳对贮运、销售条件的特殊要求,但它保留了更多的营养成分;另一类是“超高温灭菌法”,这种方法制成的奶保存时间更长。一直以来,我国乳品企业按照这两种杀菌法分成两大阵营:一个是以光明、三元为代表的“巴氏奶”企业,另一个是以伊利、蒙牛为代表的“常温奶”企业。
在1995年以前,中国市场上一直是“巴氏奶”的天下,1995年以后,超高温灭菌乳得到了快速发展,这种产品的保质期可长达3~6个月,这就使有奶源优势的乳制品企业可以将低成本的牛奶运输到中国的任何地方,搅动了城市巴氏杀菌乳的市场。目前,常温奶市场占有率一路上升,已经拥有了70%的市场份额。
而传统的“巴氏奶”企业为了保住自己的市场,寻求与超高温灭菌乳的差异,在一些地方逐步把牛奶名称变为“鲜奶”、“纯鲜奶”,以示区别,显得“巴氏奶”更新鲜,这引起了常温奶企业严重的不满,他们称“这种做法是明显的不正当竞争”。
12月17日,在有伊利总裁潘刚参加的中国乳品工业协会内部协调会议上,乳品企业一直在为此事争执不下,昨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告诉记者:“禁鲜令作为国家强制性标准,将如期执行。”
而各省奶协也已经分立成两派,多数省市的奶协支持这一规定,而来自北京、上海等8省市的奶协负责人则将反对“禁鲜令”的联合宣言上交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与农业部。日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公开表示:“《通则》已经非常严谨,不会作出改变。”
记者了解到,本月26日,巴氏奶企业将集中在成都开会,他们表示不会放弃对标准进行修改的努力。